涉黑團伙非法挖河砂近10年!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總費用高達4.5億元
據悉,該團伙非法挖河砂近10年,頭目直接控制的6個礦坑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總費用高達4.5億元;2011年后,實施非法采砂犯罪行為8起,通過非法采礦共計銷售礦產品價值9000余萬元;在棚戶區改造和
涉黑團伙非法挖河砂近10年!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總費用高達4.5億元
據悉,該團伙非法挖河砂近10年,頭目直接控制的6個礦坑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總費用高達4.5億元;2011年后,實施非法采砂犯罪行為8起,通過非法采礦共計銷售礦產品價值9000余萬元;在棚戶區改造和國家“六線四站”建設拆遷過程中,騙取、侵占拆遷補償款,非法斂財800余萬元。
,日前,青島市城陽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黑社會性質組織非法采礦案入選山東省檢察機關依法懲治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典型案例。據悉,該團伙非法挖河砂近10年,頭目直接控制的6個礦坑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總費用高達4.5億元;2011年后,實施非法采砂犯罪行為8起,通過非法采礦共計銷售礦產品價值9000余萬元;在棚戶區改造和國家“六線四站”建設拆遷過程中,騙取、侵占拆遷補償款,非法斂財800余萬元。
青島市城陽區檢察院檢察長(右一)出庭支持公訴。
2023年8月15日,青島市城陽區檢察院辦理的這起黑社會性質組織非法采礦案入選山東省檢察機關依法懲治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典型案例。檢察日報10月11日,記者對這一典型案例進行了采訪。
據悉,河砂素有水中“軟黃金”之稱,盜采銷售河砂牟取暴利,是一些犯罪分子的生財之道。偷采、濫采河砂,不僅嚴重污染水環境、破壞漁業資源,還嚴重威脅航道與防洪安全。
2022年6月,經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非法采礦罪,尋釁滋事罪等12個罪名判處劉某星有期徒刑二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四年,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不得假釋;其余被告人也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九年至一年八個月不等的刑罰,各并處罰金。一審宣判后,劉某星等人提出上訴。同年9月29日,青島市中級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賄選把持權力,非法采挖河砂
2002年8月,劉某星成立某物資供應公司,自2004年開始糾集、勾結部分親屬、前科人員和社會閑散人員,以物資供應公司為依托,通過強搶工程、非法采挖砂石,有組織地聚斂大量財富。
2006年起,該黑社會性質組織在河套街道某社區開辦采石場,非法盜采玄武巖等礦產資源。2011年后,該黑社會性質組織在大沽河流域山角段河道附近開辦采砂場,在未取得河道采砂許可證的情況下,實施非法采砂犯罪行為8起,通過非法采礦共計銷售礦產品價值9000余萬元。
該組織不僅對當地自然資源進行非法壟斷,還將觸角延伸到基層政權。2011年,劉某星通過賄選當選東河套社區居委會主任,通過捆綁競爭、拉攏、培植個人勢力等方式逐步掌控基層政權,在棚戶區改造和國家“六線四站”建設拆遷過程中,騙取、侵占拆遷補償款,非法斂財800余萬元。
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
經審查,該黑社會性質組織從2004年成立至案發涉及違法犯罪事實50多起,時間長、跨度大、法律關系復雜。因案情重大、疑難、復雜,城陽區檢察院依法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鑒于大沽河流域山角段非法采礦犯罪事實距離案發已近十年,現場已被破壞,部分證據缺失,檢察機關引導公安機關及時調整調查方向和取證標準,以銷贓數額認定非法開采礦產品的價值。
審查起訴階段,檢察機關通過調閱近十年大沽河流域山角段河道的衛星數據圖、訪問青島市相關行政機關網站群眾互動平臺等方式,全面了解大沽河流域非法采砂和環境損害情況,并聯合公安機關就大沽河流域山角段河道兩岸非法采砂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后果,委托專業鑒定機構進行評估,最終鑒定劉某星直接控制的6個礦坑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總費用高達4.5億元,不僅造成河道砂石資源的嚴重損失,也對大沽河流域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
針對犯罪嫌疑人的辯解,辦案檢察官引導公安機關偵查人員補充收集了銷售河砂的收款憑證、賬本等客觀證據,以及砂場工作人員、購買河砂人員的證言,進一步確定銷贓數額,夯實證據基礎。
深挖“保護傘”,協力保護礦產資源
針對辦案過程中發現的因非法采砂對大沽河造成的嚴重生態損害,城陽區檢察院有針對性地向相關單位制發檢察建議。在制發檢察建議過程中,該院充分聽取被建議單位意見,確保檢察建議問題指向精準、釋法說理透徹、對策建議可行,檢察建議發出后及時跟蹤督促,確保檢察建議落到實處。
該院還深挖案件背后職能部門在履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保護傘”“關系網”線索,攜手打擊盜采河砂犯罪背后的職務犯罪。城陽區監委根據移送線索立案查辦職務犯罪案件1起,公職人員姜某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20萬元。
與此同時,在前期與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城陽分局會簽《關于加強環保執法與檢察監督協作配合機制》基礎上,該院與區河長制辦公室會簽《關于建立“河長湖長+檢察長”協作配合工作機制的意見》,建立線索同步移送、協作調查取證、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通過聯合巡查、聯合執法等方式,督促相關行政監管部門協同履職,共同解決河道采砂監管難題,扎實做好礦產資源檢察保護工作。